帝一起名

当前路径: 首页 >> 好听的名字

古代称呼有哪些?对应不同的人事物

  名字也就是一个人的称呼,或者说是一个代号,代表了某个人。古代的人更是有着许多不同的称呼,一个称呼可以牵扯出许多的学问。

  那么,本期取名大全了解古代称呼有哪些?

  代称是指事物本已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称号,有时为了某些需要,常常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,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,叫做代称。古代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,有地名指称、官爵指称和行第指称等形式。


  首先说地名指称,包括郡望、出生地、居住地、任职地等。唐代文学家韩愈,河南河阳(今河南孟州南)人,他常以“昌黎”自称。昌黎(今辽宁义县)系韩氏望族所在地,世人遂称其为“韩昌黎”。唐代柳宗元,人称“柳河东”。“昌黎”、“河东”等地名,均为家族的“郡望”。所谓“郡望”,“郡”是行政区划,“望”是名门望族。“郡望”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,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,并以此而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。


  古代以籍贯或出生地称人以示尊敬,这叫“地望”。例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,人称“孟襄阳”;张九龄是曲江人,人称“张曲江”;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和明代戏曲家汤显祖都是江西临川人,故分别被称为“王临川”、“汤临川”;清初学者顾炎武,江苏昆山亭林镇人,被称为“顾亭林”;清末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,人称“康南海”;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,被称为“袁项城”。另外,称李鸿章为“李合肥”、翁同龢为“翁常熟”、梁启超为“梁新会”等,皆以籍贯相称。


  还有用任职之地的地名来称人的。汉代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,世称“贾长沙”;孔融曾任北海相,世称“孔北海”。晋代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,世称“陶彭泽”。唐代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,世称“骆临海”;岑参曾任嘉州刺史,世称“岑嘉州”;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,世称“韦苏州”;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,世称“柳柳州”;贾岛曾任长江主簿,世称“贾长江”等。


  其次是官爵指称,包括官名、封号等。这一类属于尊称,别人或后人使用这类称呼,是为了表示对被称呼者的尊崇和敬仰,但被称呼者本人却不可使用。


  用官名相称,多用简称或加以缩减。如汉代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,世称“贾太傅”;班固曾任兰台史令,因称“班兰台”;蔡邕曾任左中郎将,因称“蔡中郎”;东汉马援曾任伏波将军,世称“马伏波”;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,世称“王右军”等。


  用封号相称的,例如汉代投笔从戎的班超曾被封为定远侯,世称“班定远”。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曾在晋代袭封康乐公,故称“谢康乐”。唐代张说封燕国公,故称“张燕公”;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封鲁郡公,故称“颜鲁公”;宋代王安石曾封荆国公,故称“王荆公”;司马光追封温国公,故称“司马温公”。


  第三是行第指称。所谓行第,就是某人在家族中排行的次序。唐人行第不是按一父所生兄弟长幼排序,而按同一曾祖父的堂兄弟(或堂姐妹)出生先后而定。唐人诗文集常有以行第(排行)相互称呼的例子,如《别董大》《送元二使安西》《与元九书》《同李十一醉忆元九》《答王十二》《问刘十九》之类。朋友之间,称李白为李十二,称杜甫为杜二,称高适为高三十五,称韩愈为韩十八,称柳宗元为柳八,称元稹为元九,称张籍为张二十八等,这是当时通行的习惯。宋代亦沿袭这种风习,如秦七(秦观)、欧九(欧阳修)、黄九(黄庭坚)等。




上一篇     下一篇


网友在看


友情链接

首页 | 帝一起名 | 帝一辞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