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苏辙名字的由来
苏轼名字的寓意:苏轼其名“轼”,原意为车前的扶手,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,不可或缺之意。
而苏辙名字中的“辙”,本义是指车迹,车轮碾过的痕迹。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有“下,视其辙(往下看以及撤退了)”的句子。苏辙的字“子由”,则带有仿效、依循的意思,说白了就是跟着别人走。在为人处事方面,苏辙相比哥哥苏轼,要内敛得多。
扩展资料
关于苏轼、苏辙的的一篇散文
《名二子说》是宋代诗人苏洵写为两个儿子苏轼、苏辙命名的缘由,表达了对儿子的希望与告诫,并介绍了二子的性格和名字由来。
原文:轮.辐.盖.轸,皆有职乎车,而轼独若无所为者。虽然,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。轼乎,吾惧汝之不外轼也。天下之车,莫不由辙,而言车之功者,辙不与焉。虽然,车仆马毙,而患亦不及辙,是辙者,善处乎祸福之间也。辙乎,吾知免矣。
译文:车轮、车辐条、车顶盖、车厢四周横木,都对车上有其职责,唯独作为扶手的横木,却好像是没有用处的。即使这样,如果去掉横木,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了。轼儿啊,我担心的是你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。
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,但谈到车的功劳,车轮印从来都不参与其中。即使这样,车毁马亡,也不会责难到车轮印上。这车轮印,是能够处在祸福之间的。辙儿啊,我知道你是能让我放心的。
创作背景
庆历六年(1046年),苏洵赴京赶考。尽管苏洵的才学可以成为“帝王师”,可在朝廷腐败、官场黑暗的环境下还是落榜了。他由此对科举、朝廷失去了信心,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。第二年返乡后,苏洵写了一篇寄寓深重的《名二子说》。当时,苏轼十一岁,苏辙八岁。
苏洵写《名二子说》十年后,送二子入京应试,过成都辞别张方平,张出了六道题考兄弟二人,自己则于壁间密窥。两人得题后,即各自思考。辙有疑问,指以问轼,轼举笔倒敲几案,意为“管子注”。
又指第二题,苏轼把第二题勾了,因为并无出处,开始答卷。考完后,张方平对苏洵说:“二子皆天才,长者明敏尤可爱,然少者谨重,成就或过之。”(出自《瑞桂堂暇录》)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名二子说
从苏轼、苏辙兄弟的名字中,我们可以看出,他们名字的奇特之处就是都与车有关系。苏轼名字中的“轼”,本义是指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。《说文》中解释道:“轼,车前也。”苏轼的字“子瞻”,则源于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“登轼而望之”中的“望”,比较符合苏轼少年时踌躇满志的张扬作风。 而苏辙名字中的“辙”,本义是指车迹,车轮碾过的痕迹。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有“下,视其辙”的句子。苏辙的字“子由”,则带有仿效、依循的意思,说白了就是跟着别人走。在为人处事方面,苏辙相比哥哥苏轼,要内敛得多。
从苏轼、苏辙兄弟的名字中,我们可以看出,他们名字的奇特之处就是都与车有关系。苏轼名字中的“轼”,本义是指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。《说文》中解释道:“轼,车前也。”苏轼的字“子瞻”,则源于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“登轼而望之”中的“望”,比较符合苏轼少年时踌躇满志的张扬作风。 而苏辙名字中的“辙”,本义是指车迹,车轮碾过的痕迹。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有“下,视其辙”的句子。苏辙的字“子由”,则带有仿效、依循的意思,说白了就是跟着别人走。在为人处事方面,苏辙相比哥哥苏轼,要内敛得多。
苏轼苏辙名字的用意
中国自汉朝起独尊儒术,文人家庭为子女取名,于义理方面颇有讲究,即一个人的名字,应当是树志,并鼓励、规范或警醒自己性格修养的作用,而大忌和政治和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。
苏父的愿望
苏洵在给两个儿子取名时就颇费了一番苦心。他在《名二子》中是这样说的:
轮、辐(车轮上凑集于中心轴上的直木)、盖、轸(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),皆有职乎车。而轼若无所为者。虽然,去轼,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。轼乎,吾惧汝之不外饰也!天下之本莫不由辙。而是言车之功,辙不与焉。虽然,车仆马毙,而患亦不及辙。是辙者善处祸福之间也。辙乎,吾知勉矣!
轼,是车前用做乘车人扶手的横木。所以对于车载人前进的功能而言,轼是没有用的。但是如果没有轼,不仅仅是车的硬体设施不完善,乘车人在崎岖颠簸的路上也确实是难保安稳。至于辙,则是车行之后留下的车轮印记。所以它与车行的成功与失败,都没有关系。但它是行车的纪录。
我们因为不知道苏轼兄弟二人具体的生辰八字,所以无从知道苏洵给儿子取名是否考虑到五行相生相克的问题,但我们从笔画总数看,两个姓名都是吉利的。音节也很美。唯一可推敲的是名字的义理了。
东坡本性难移
综观苏轼兄弟的一生遭遇,再看苏洵当初给两个儿子取名时所持的愿望,我们可以说只实现了一半。那就是苏辙的一生,的确是做到了谨小慎微,游离于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,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,虽然也屡遭贬斥,但终能免祸,有个较宁适的晚年。
苏轼则未能因父亲取名“轼”而改掉“不外饰”的性格。就是这“不外饰”的性格使他吃尽了苦头,无论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,还是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,都对他不满意,都要排挤他、打击他。再说这“轼”,作为车前做人扶手的横木,诚然有使人不至于因车的突然停止而前倾(而苏轼确实对改革派的过激作为,保守派的过于守旧作风,都进行了坦言告诫),正如苏洵所说,没有它,人们会一下子就看到这辆车是不完善的。正因如此,由其所处的位置实在是十分抢眼,要想做到不招人忌,实在是太难了。这恐怕是苏洵在取名时始料未及的吧?
网友在看
友情链接
首页 |
帝一起名 |
帝一辞典